你家附近,是否也有这样一座身心的庇护所
《城市季风》杂志自2019年12月起,由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、闵行区融媒体中心主管主办。《城市季风》杂志融文化、生活、时尚、资讯为一体,高品位、全方位、多视角解读具有丰富底蕴的城市文化,讲述发展历程中的城市故事,反映城市生活形态,形成颇具有特色、格调高雅的闵行新“文化品牌”,是一本属于闵行人自己的杂志。
今天,小编将与大家分享这篇选自《城市季风》杂志的《一座身心的庇护所》,用文字滋养我们的心灵。
(相关资料图)
你的身边
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?
记得本科刚毕业那年,做的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。因为是新员工,往往会被安排外派课,地点大多在学生的家里或办公室,所以需要赶往不同的上课地点。后来经一位前辈指点,发现了图书馆是个堪称完美的驿站:环境安静,可以倒一杯水、上个厕所、备备课或只是简单休息一下。最要紧的是,不会像在咖啡店里那样被期待消费。
四处奔波的外派课,听起来多少有些颠沛流离之感,但我内心却有隐隐的兴奋:可以正大光明地在工作时间逛图书馆。那可谓是我一个“汪洋恣肆”的阅读时期,我甚至养成了习惯,只要有外派课,就根据书单预先查好上课点附近的图书馆的馆藏,抄下索书码。这样,我就可以在课前或课后去借书了。不知不觉中,我走出了一张属于自己的“图书馆地图”:南丹东路上的徐汇区图书馆,不是现在的那个挤满拍照客的网红书院,当年非常低调,带给了我不少心仪的外国文学作品,在我心中,它的美好绝非装潢。从莘庄地铁站出来走上几分钟,就是一栋方方的建筑,闵行区图书馆里看报纸的老爷叔和提醒我倒热水要小心的当班阿姨,对我来说都很亲切。还有新闻路上的静安区图书馆……
之后经历了读研、工作,虽不再有上班时间逛图书馆的福利,但对图书馆的喜爱随年岁的增长,有增无减。直至今日,我依然喜欢借书,“书非借不能读也”,袁枚很早就道出了“读书人”的心理:从图书馆借回来的书因为有了deadline“截止时间”,能让阅读者翻阅得更勤快一些。另外,有了孩子后,你会发现图书馆就是“遛娃圣地”。不知去哪里打发时间,就带孩子去步行距离可达的图书馆看书。一本本精装的绘本,大多价格也不菲,倒也可省下不少预算。
来到光华路上班,附近有一家“城市书房”。从敞亮的落地窗望进去,简洁的原木色书架和桌椅,时髦的沿街靠窗位,这些让我一度以为这是家小贵的书店或如啡吧。当得知这是闵行在全区推行的“城市书房”项目时,我非常欣喜。与全市图书馆系统联网,设计装修新颖惬意,有网有电,有儿童阅读区,有空调,而这一切全免费,这样的投入真是大手笔啊!同事提醒我说:不过,那里挺小的,很可能没有你要的书。我当然知道一个社区微型图书馆的藏书量不是它的强项,但是我很感激这样的一个城市空间,我相信一定会有一些学子,可能已没有走进学校图书馆的通行证,需要一个安静温习的场所;还有一群失业的中年人,处于事业的低谷期,需要一边求职一边体面地“上班”;又或者是那些跑销售的底层业务员,面对一杯非必需饮料的最低消费线望而却步,只是想找个歇歇脚、喘口气的地儿;我相信一定会有一个精打细算的母亲,想带着孩子去一个地方安静地挑选、翻阅童书,打发一个阴雨天不适宜户外运动的下午。城市书房会帮助到很多人,哪怕那只是一个小小的等待,或者解决一个类似充电、躲雨这样小小的尴尬时刻,或可以简简单单地聊个天、叙个旧……
我们走访了10多家城市书房,有一些的确由于刚投入运营,知道的居民比较少。但无一例外,每一家都有因偶遇发现而感觉如获至宝的读者。看,大家真的需要,真的爱这样的空间。
我们的城市需要这样的空间,它是有温度的,它是有人文情怀的。毛姆说:阅读就是随身携带的精神庇护所。这是对阅读所做的一个抽象的比喻,我想说,城市书房这样的存在,是一个城市里实实在在的身心庇护所。
来源:今日闵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