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动态 > 正文

水色里的苏州

2023-08-23 20:25:10 中国教育新闻网

小舟一叶,来到苏州,眼前的山也温了、水也软了,一颗心也随水波动荡着,一片烟雨迷蒙。有时坐在船上,听着寒山寺的钟声,无来由地暗暗想:“‘水是眼波横,山是眉峰聚’,说的大概就是苏州吧?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夜月初上,登楼远观,仍可见“楼外河横斗挂”的景色。这里水清,朗朗一色,碧月如玉,河面仍是“樯影落寒沙”的意境。细看,其实不是沙寒,是洁净的月色。清亮的月光一片素白,染白了水,也染白了河沙,染白了河边的蒹葭。在净白中,有帆影落下,如一片轻盈的羽毛,悄无声息,落在梦的深处。

苏州的夜,空明洁净,纤毫毕现。

这里,适宜有一声声评弹,伴着一声声琵琶,在夜空中飘洒,如梨花白、桃花红一样开放。杜牧说“烟笼寒水月笼沙”,那只能是秦淮河的水色月光。苏州的水不寒,显得柔、腻,如女子的披帛轻舞飞扬;月光,则如女子轻扬的水袖,带着拂面的丝丝凉意,沁人心脾。

人的心,在这样的月光中,软如一根水草,无端地飘摇,浑不着力;人的感情,也软如一根水草,青葱嫩碧,随水摇荡;而思维,此时则是一片浮萍,泛着月光、映着清露,在无边的水色里浮沉,一直浮沉到天边,浮沉到无限的相思中。

苏州靠着一片太湖,湖水润泽人心,以至于这里的生活也如水一般,精细、精致。苏州有各种园林,有沧浪亭,有狮子林,有盐商的别墅。园林中假山堆垒,小桥弯曲,荷花映水,亭如鸟翼。

其实,苏州也是一座园林,一座放大了的园林。

这里有虎丘,有剑池,有白水弯桥,有垂柳人家。诗人用诗写道:“君到姑苏见,人家尽枕河。古宫闲地少,水港小桥多。”一片太湖水,就如眼眸流光,轻轻一瞥,万千情结,万千亭台楼阁,都在流散的光中摇荡。流散的光里,淡出淡入的是高耸的楼,是黑瓦白墙的房,是青葱的柳色。

里弄长长,仿佛一直延伸到红尘之外。里弄的房子多为两门,一门在前,临街;另一门对河沿,临水。河堤到水面,有一级一级的台阶延伸,一直贴到水面。晴日雨日,总有女人纤细的身影沿着台阶下来,或洗米、或涤菜。青青的篮子挂在臂弯,一篮青葱白嫩的蔬菜,美丽了一个江南,也美丽了整个水乡。

苏州人依着太湖,有水的闲适之性、水的温润之情,尤其表现在喝茶上。

古城走出的文人陆文夫,文笔清新、自然灵秀。他是文人,更是茶客。有笔记记载,有人去访陆文夫,沿着一条近水的小巷走着,到了尽头一拐,又是一条小巷,再走,尽处是一扇厚重逼仄的门。门上有铜环,轻叩,一个老者出来,拿着一壶茶,恋恋不舍地一口又一口喝着,很是入神。

这人,就是陆文夫。

苏州人早晨起来,一定会喝一壶茶,这叫“皮包水”。苏州人晚上去澡堂,“扑通”一声跳入水里,静静地浮着,闭目养神。有时来了兴致,会放开喉咙唱几句昆腔,这叫“水包皮”。

苏州人与水为邻,与水为友,与水亲近。

大概长时间与水相偎相伴吧,苏州的女子就有了水的婉约,走路时迈着小碎步,给人一种“体迅飞凫,飘忽若神,凌波微步,罗袜生尘”的婀娜;就有了一种“斜倚栏杆背鹦鹉,思量何事不回头”的含蓄;就有了一种“梳洗罢,独倚望江楼”的脉脉情愫。

古代诗人称苏州女子,总叫她们“娃”。一个“娃”字,有怜、有爱、有疼、有恋。别说白乐天离开江南时发出“吴娃双舞醉芙蓉,早晚复相逢”的思念——便是我,每一次读到“吴娃”这两个字,心里都软软的、柔柔的,一时红了樱桃、绿了芭蕉。

苏州女子会刺绣。一方白绫缎,能绣双鸳鸯,在水面游动;能绣并蒂莲,散发着清清的香气。苏州男子能用一颗心,去感知、去聆听、去赞叹。

苏州女子长裙一袭,琵琶在怀,滚珠泻玉。“一片花飞减却春,风飘万点正愁人……”一段温婉的唱词,如露珠滚落,让人听了断魂。旁边,苏州男子也穿着一件长袍,闭了眼,用“咿呀”的二胡相伴一生。

苏州女子的柔,是水润的,也是苏州男子用自己的心润泽出来的;苏州女子的媚,是太湖水滋养出来的,也是苏州男子用爱娇惯出来的。苏州女子遇见苏州男子,就如毛笔遇上墨,就如茶汤遇上越瓷,就如长剑遇上壮士,是天然的绝配。苏州男子懂得苏州女子,心疼苏州女子,也千依百顺地呵护苏州女子。

别的不说,一个夫差就将苏州男子的多情演绎得风花雪月、肝肠寸断。越王想要的鼙鼓霸主,想要的“义士还乡尽锦衣”,想要的“宫女如花满春殿”,都让他拥有吧——夫差只希望与自己的心上人相伴一瞬,此心足矣。

苏州男子,有几分呆气,有几分痴迷,还有几分诗词里的韵味,凑在一起就是一种典雅的书卷气。这份书卷气,是太湖水养育的,是氤氲的空气涵润的。

太湖一片水,养育了一座城,这座城净。

太湖一片水,养育了两种人,女人柔、男人痴。

能住在苏州,是一种福分;能娶一个苏州女子,是一种缘分;能嫁一个苏州男人,是一种幸运。如果,这些都不能实现,那么就如我一般,悄悄挥别苏州,在细雨里无声中回去;或者坐在西窗雨声里,拿着一支笔,淡淡地铺开纸,将太湖之滨这座古城的一切都描摹下来,勾画出“绿浪东西南北水,红栏三百九十桥”的典雅,摹写出“江湖潮落高楼迥,河汉秋归广殿凉”的静美,想象出“年年送客横塘路,细雨垂杨系画船”的如画风景。

这样,心就会有一片水光淡淡的浮动。

(作者单位系陕西省山阳县山阳中学)

《中国教师报》2023年08月23日第16版

作者:余显斌